咨询热线:
135-9116-0315

遗嘱无效的六种情形

来源:网络  作者:未知  时间:2020-07-20

遗嘱一旦被认定为无效,遗产将按照法定继承方式,由继承人来继承。

遗嘱无效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超越其行为能力所立的遗嘱无效;

2遗嘱必须表示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无效;

3伪造的遗嘱无效;

4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5违反现行法律强制性规范和违反社会公序良俗的遗嘱无效或部分无效;

6立遗嘱人立遗嘱处分属于国家、集体或他人所有财产的内容无效,处分国家禁止公民持有、禁止或限制流通的物品的内容无效。


什么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我国《民法总则》第17至第21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当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缺乏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没有预见能力,就是称为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比如:精神障碍者。年满八周岁以上的人是否属于无行为能力人,需要经过人民法院以特别程序加以认定。

什么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我国《民法总则》第17至第21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智力发育不成熟或者精神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不能认清自己的行为后果。如果让其实施行为,则可能既不利于行为人自身利益的保护,也会损害他人的利益。因此,这种情况下的民事主体实施行为的范围受到限制,只能亲自实施与自己智力、精神状况相适应的行为,并承担相应的行为后果。超出自己智力、精神状况的行为,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

需要注意的是:是否处于醉酒状态,不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标准,也不是认定其民事行为性质的依据。一个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高度醉酒、意识不清的状态下,立了遗嘱,如果他在清醒时没有对这份遗嘱作出更改或撤销,那么所立遗嘱仍然是有效的;严格点说,不能因为遗嘱是他醉酒状态下所立,就据此认定遗嘱无效。

来源:继承法学家

大连遗产继承律师   大连金州遗产继承律师   大连开发区遗产继承律师   大连金普新区遗产继承律师

添加微信×

扫描添加微信